微信帶動全民進入智力創業時代
2018年3月4日,微信、中國信通院、數字中國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報告顯示, 2018年,微信帶動就業崗位2235萬個,其中,小程序成“就業大戶”,帶動就業182萬個。
近幾年來,微信逐步健全公眾平臺、小程序、企業微信以及微信支付等產品服務形態,連接了廣大用戶和內容、服務提供者,形成相互影響、互利共生的就業生態,生態內自然產生了技術開發、產品運營、數字運營、數字內容、經營管理等崗位機會。這些崗位更多依賴于只是技能和創新創意,在時間、地點和工作機構上更加靈活。同時得益于微信數字化工具的持續開發,就業者進入微信生態的技術門檻被達達降低,從而帶動了更多的就業者進入“智力創業時代”。
微信就業生態圖分析情況

微信就業生態包含運營者、服務商、個人用戶三大主體,運營者借助微信平臺為用戶生產豐富多言的內容和服務產品,服務商為運營者提供技術和運營維護服務。微信通過持續的技術和模式創新打造生態底層技術和運行規則,促進三者形成和諧有機的統一整體,產生了大量的新就業崗位和新就業模式。
2018年微信帶來2234.88萬個就業數
據研究,微信促進了就業方式的轉變、將對了就業門檻,激發了創業活力、賦予了就業人群數字技能、拓展了社會的求職渠道,成為新時代就業的新土壤。
通過本項目持續五年的調研跟蹤發現,微信帶動就業規模持續擴大,不斷通過微信自身的創新帶動行業新業態延伸和蓬勃發展。繼公眾平臺帶動內容創作繁榮之后,小程序生態的繁榮促進了線上和線下的進一步融合,使得微信對就業的帶動幅度進一步加大。
據測算,自2014年以來微信帶動就業就會超200萬個;2018年總就業機會達2235萬個,其中直接就業機會達527萬個,同比增長10%。
2014-2018年我國微信帶來的就業機會統計情況

小程序成為微信帶動新興就業的強大引擎。作為一個嶄新的消費與生產領域,小程序迅速帶來了運營、開發、設計等就業機會。2018年,小程序數量超過100萬個,帶動就業崗位達182萬個,同比上年增長75%。
生態圈加速孵出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以微信生態圈孕育出的服務創新型公司是去年IPO大潮中的亮點,其中最搶眼是去年7月26日上市的拼多多。2018年年11月27日,同程藝龍在港交所正式掛牌,其被業界譽為“小程序第一股”,主要是因為同程藝龍的用戶主要來自微信小程序。同城藝龍酒店、火車的訂單大部分來自微信小程序,可以說微信小程序讓同城藝龍保持了高速的增長,也是微信生態圈上市公司的典型案例。
除拼多多、同程藝龍外,港交所官網顯示,微信生態最大服務商微盟通過了港交所聆訊,預計將在2019年1月15日正式在掛牌上市。微盟主要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微信交付公司的SaaS產品及精準營銷服務。
微信生態圈孵化點典型上市公司分析情況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營銷發展趨勢之——APP營銷實戰及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