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廣泛普及,線上網絡服務己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基于 PC平臺的線上網絡服務系統方便了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購物、預定的樂趣,而基于手機端的線上網絡服務則發揮了智能終端的便攜性,能使大眾隨時隨地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進行旅游預定、酒店預定等。
小程序的崛起
目前我國APP數量已超過400萬款,從安裝的APP數量來看,目前國內安裝20個以上APP的網民占比最高,高達44.0%,其次為安裝5-10個APP的網民比例,在兩成左右。而根據最新的APP卸載率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僅有11款APP是不會被用戶直接卸載的,其中包括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企業微信、釘釘、網易郵箱等辦公工具。由此可見,移動終端的APP開發將會十分艱難,無法讓用戶將應用留在手機上進行使用,就不能達到其價值。相對來說,微信小程序的優勢在于其集成于微信端,“無需安裝,即點擊用”的特點,使越來越多的人們使用小程序進行線上操作,而選擇放棄傳統應用型APP。
國內外研究現狀
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移動互聯網以及手機支付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子商務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在更新改變,從電腦 PC端到手機移動端的智能化應用普及,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依賴于手機。
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今日頭條等互聯網公司從小程序概念提出后,相繼進入小程序研發,其中騰訊依靠其微信的群體用戶,率先進入小程序高潮,并且依舊呈現上漲趨勢。今日頭條旗下的抖音短視頻于今日也開通了小程序入口。由此可見,小程序將是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端的重點項目。隨著APP市場的飽和,大部分用戶已經養成了使用習慣,開發新的APP很難在市場生存。
2016年1月11日,2016微信公開課PRO版在廣州舉行,“微信之父”張小龍首次公開演講,宣布微信公眾號將推出“應用號”,通過公眾號完成一些App的部分功能。
2016年9月21日晚間,微信官方向部分公眾號發出了應用號的內測邀請。
2016年9月22日凌晨,微信正式對外聲明已經開始內測。
2016年11月3日晚間,微信團隊宣布:微信小程序正式開放公測。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面對C端用戶開放,但由于早期小程序數量較少,入口相對較深,因此用戶量增長比較緩慢。
2017年12月28日,微信小程序開放游戲類目以及在首頁增加下拉訪問小程序入口,并且將“跳一跳”作為微信升級版的開屏內容進行推廣,從而讓日活人數在年末迅速增長。
2018年1月 “跳一跳”等小游戲在大量微信用戶中開始傳播,而下拉入口的便捷性也讓小程序的訪問量大增,日活用戶大幅增長到 2.8 億。
2018年2月份春節期間祝福紅包類小程序及小游戲再次點燃用戶訪問熱情,日活人數也達到上半年的高點。
2018年7月,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宣布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