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支付寶小程序首個年度峰會在杭州舉辦,除了公布了支付寶一年來的好成績,還釋放了不少消息,對洞察小程序發展趨勢具有重要價值:
數據方面,支付寶平臺已累計上線 100 多萬個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突破5億。并且成立支付寶小程序事業部,標志著未來會傾斜更多的阿里系資源對這一戰略方向進行扶持。
生態方面,支付寶小程序與天貓打通后的首款產品——品牌輕店在這一天上線,簡單的解釋就是品牌商家無需單獨開發,只要在天貓新零售工作臺簡單配置就能自動生成支付寶端的品牌輕店小程序。
另外,支付寶小程序還在同日宣布與新浪微博的全面互通計劃。未來,新浪微博將利用龐大的社交關系鏈和優質的內容擴散能力,幫助支付寶小程序商家更好地把服務觸達給海量用戶;而支付寶小程序豐富的服務場景也將為新浪微博的內容消費帶來無縫銜接的服務閉環。
可以預見,無論是在小程序本身的開發上,還是生態的搭建以及具體玩法上,經歷一年的探索,支付寶小程序都已過了“摸石頭過河階段”,商業化速度在未來會提速。不僅是支付寶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也在加快構建自己的跨平臺生態,其成立的智能小程序開源聯盟成員就包括愛奇藝、bilibili、快手、墨跡天氣等十多個App和平臺。由此可見小程序矩陣平臺的重要價值。
不過,雖然支付寶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在構建跨平臺矩陣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但與互聯網全域的“共享、共贏”理念還相差甚遠。無論是支付寶小程序、還是百度智能小程序,目前都只能在自己體系內的APP上使用,無法應用于對方的APP,對于互聯網巨頭來說,這是構建競爭壁壘的必然之舉,但對廣大中小企業來說,卻成為堵在面前的座座“高墻”,不僅增加了獲取流量的難度,也增加了運營、營銷和管理的難度。
不同平臺的小程序的運營模式不同,給小程序帶來的流量也不同。以BAT為例,微信跳出社交的圈子,推出小程序,抓住用戶的吃喝玩樂,滲入用戶的線下日常生活,拉長用戶在微信上的停留時間。而支付寶和百度,分別從生活服務和人工智能角度發力小程序,不僅可以增加用戶停留時間,還能增加新用戶。
有的企業可能只需要單個小程序,但對絕大數企業來說,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是商機所在,他們可能更需要構建自己的小程序矩陣來為自己導流。
然而,目前小程序平臺眾多,需要開發不同的小程序對應不同的平臺,也就是說你想獲取微信的流量,就必須開發微信小程序,想獲取百度的流量,就必須開發百度小程序,這不僅大大增加了開發成本,也增加了運營難度。二者的數據處于完全割裂的狀態,企業如果無法跨越這之間的鴻溝,打造統一的平消費者數據庫,將很難在消費者與銷售之間建立深度聯結,實現數據有效而充分的利用,這會導致每次營銷活動都需要重新建立消費者連接,獲客成本將居高不下,集約度也低。而且不同平臺的小程序對應不同的二維碼,這既增加了企業的推廣難度,也給用戶帶來不便。
作為國內智能商業應用的toB服務商,喜推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構建起喜推超級智能應用平臺,該平臺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連接、融合、賦能”,將不同平臺的小程序進行融合管理。借助該平臺,企業用戶無需自主開發,只需拖拽相關可視化組件,就可一鍵生成專屬于自己公司的微信小程序、百度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抖音小程序、今日頭條小程序、QQ小程序、360小程序以及12大手機廠商的快應用,而且它們之間的數據可以互通,流量可以共享,做到一體化運營,不僅將小程序的開發成本降到最低,也徹底解決了數據壁壘所帶來的運營難題。
另外在業內率先推出小程序超級聚合碼,實現了不同平臺小程序碼等多碼合一,幾乎一“碼”掃盡目前市場上所有的小程序。這既是小程序領域的技術創新和升級,也開創了行業先河。有了小程序超級聚合碼,企業營銷推廣將更高效、省事,用戶掃碼也更方便、簡單,可以說是一“碼”多得。
喜推多核智能小程序的出現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首先,移動時代App被局限在必須單掌可握的手機屏幕里,導致每個App只能主打一個主流服務;一家企業N個App已經是常態,無法像PC時代一樣能夠做到一個頁面包容一切;其次,移動互聯網隨時聯網的能力,也帶來了碎片化使用的“壞習慣”,因此很難拿出來精力去照顧中小長尾App,一些數據顯示一個人手機上每月常用應用也就40個,大大的弱化了移動互聯網對用戶的服務層次。
而喜推多核小程序的出現,一個是解決了App功能單一的弊端,小程序的生態越豐富,App能夠為用戶提供的服務類型也就越多元;二個是適應了用戶碎片化的移動上網習慣,手機上安裝常用的App,并分別在不同的屬性的App上鏈接延伸中低頻服務的小程序,即不增加手機上App的數量,也能夠享受到更多的服務,這就是多核智能小程序為用戶提供的價值。
可以說,喜推多核智能小程序將為中小企業構建真正意義上“開放、融合、無界“的小程序矩陣,讓小程序擁有指數級的擴展能力,從而在獲取客戶、觸達客戶等各個方面為企業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