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清博指數4月千強榜單中,有這么一個公眾號:它在一個月內,力壓群雄,從排名靠后的九百多名,一下躍升至425名,進步了近500個名次,這個公號就是“格十三”(ID:GSSW13)。

當我們聯系到公號負責人十三姐,想一探公眾號運營秘訣的時候,她的回答讓我們錯愕:“我從來沒有計劃,也不懂運營。”
那到底是什么,讓這個兼職打理的公眾號“格十三”做到接近篇篇10萬+?十三姐慢慢給我們透露了秘訣……
01
“自娛自樂”開啟公號創作
談到運營公眾號的初衷,十三姐戲言:“為了展示自己有趣的靈魂”。
從事外貿工作的十三姐,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本著“自娛自樂打發閑暇時間”的初衷,在2015年底,十三姐開始做起了公眾號。
雖然目前公眾號已經收獲了一大批粉絲,頭條文章的閱讀量也接近篇篇10萬+,但是從始至終,十三姐都沒有全職經營過“格十三”這個公眾號。

就算更新文章,也都沒有定數。每周更3到5篇,什么時候更,那得看她什么時候寫完,急不得。大部分都是晚上寫作,白天偶爾抽空寫寫——自己的本職工作肯定不能落下。
公號開設之初的一年內,甚至都沒有明確的風格。想到什么寫什么,隨性、不羈、看心情,是她運營公號的真實寫照。
02
堅持原創做活了公號
真正開始認真運營公號,那還是公眾號設立一年之后了。用十三姐的原話來說:“就這么放棄實在太沒面子了!”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理由,就是十三姐運營公號的動力。當然,我們也可以文藝點的說法,這是“理想和信念”。
秉承著理想和信念,十三姐開始摸索公號的風格,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中年人”。談到這個過程,十三姐說:“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風格,在不斷嘗試,嘗試了幾百次失敗之后,突然發現了一條最適合我的路線。”
十三姐認為,中年人是一個比較龐大的閱讀群體,也是對文字閱讀保留一定的情懷的人群,能看得進文章的,大部分都是中年人。
于是,憑借著幽默,寫實,戳心,一針見血的文筆,“格十三”開始收獲大量粉絲的關注,閱讀量也開始節節攀升,最終達到了目前這樣的成績。
03
“釋放焦慮”成內容核心
當代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不由自主的“焦慮”起來。特別是中年人這一個群體,上有老下有小,被生活的重擔給壓制得不能動彈。偶爾有一口喘息的機會,也只能靠一些雞湯文、“專家干貨”來麻木神經。
對同齡中年人感同身受的十三姐,發現了大家無處宣泄的焦慮,于是決定做點什么。
“焦慮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不管是那些雞湯文還是所謂的專家干貨,都不可能令焦慮消失。我所做的事情就是讓大家正視焦慮,從而笑對焦慮,再從而釋放焦慮。這是我區別于其它號的最大特點,也是內容核心。”十三姐認真地說到。

通過自己的真實生活體驗、觀察、總結、提煉、與人交流,十三姐把中年人的生活作為選題,寫進了自己的公眾號,并且慢慢確定了自己公號的主基調和特色。
談及自己的“十萬+心經”,十三姐只說了四個字:“創造金句!”
對于如何創造金句這一點,十三姐展示了自己的自信和驕傲,“我的文章通篇是金句!這就是吸引讀者閱讀到底的關鍵,也是讀者愿意轉發朋友圈的關鍵。”
04
不靠運營的公號運營
當問及能否分享一下公號的運營秘訣時,她坦誠“我也不懂運營”。
十三姐認為,“(公號運營)沒有捷徑,內容永遠是王道。沒有內容,再懂運營也沒有。有好內容,不懂運營也能做好(比如我)。”
沒有固定的推送時間,沒有刻意調整選題,甚至都沒有發展計劃,十三姐就靠著閑暇時間,對內容的重視,一個人將這個公眾號越做越大。
內容至上的缺點,就是需要寫作靈感。談到這,十三姐卻并不在意。她說:“每天靈感枯竭一萬次,在最后的0.01秒靈感突然從水龍頭里冒出來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公號如此成功,粉絲也很重要?!熬退銢]有靈感也不要太焦慮,有了再寫”,十三姐說,“很多創作靈感也來源于粉絲。”
寫在最后
面對自媒體行業日益泛濫的抄襲和洗稿現象,十三姐也霸氣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那些抄襲和洗稿的比我還理直氣壯呢,我沒時間應對。”
問及是否擔心短視頻平臺興起對圖文內容創作者產生沖擊時,十三姐認為“沒有沖擊。兩條路線。雖然短視頻是趨勢,不管是文字還是視頻,核心都是內容創作,只要內容好,采用什么形式都行,形式不起決定性作用。”
如今公眾號越做越好,隨之而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談及未來的安排,十三姐直言“正在考慮轉型,全身心做新媒體?!?/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