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社交平臺構建基本面,到衍生出公眾號、微信支付…,面對小程序的來勢洶洶,教育行業又該如何踏浪而行?借助小程序進一步的得以發展。
利用小程序完成學習場景的構建
隨著教育市場的日益成熟化,簡單的售賣課程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競爭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機構嘗試構建學習場景來鎖住用戶。
學習場景的構建需要: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學習氛圍、競爭排名、課后作業、答疑鞏固等,對現實學校進行模擬。
目前市面上有兩個小程序:鯨打卡(左)/小打卡(右),里面的功能,完全可以支持學習場景的構建。
1.通過打卡闖關模式,設置紅包物品獎勵;
2.課程通知等基本服務,滿足用戶基礎安全感;
3.通過打卡生成日簽,打卡互評/點贊完成激勵;
4.通過排行榜,作業加精等完成激勵;
5.通過解鎖關卡和簽到積累來完成。
通過以上激勵,可以百分比的提高用戶學習的參與度。
借助幫砍拼送實現低成本獲客
現在市場上一般的K12網絡教育,通過SEM每個注冊名單大概是70~120元,如果計算到成單這一步,每個付費用戶的成本在4000~7000元之間。如此高額的獲客成本,讓大家逐漸通過MGM的方式來解決新名單問題。
目前常用老帶新的方式:幫砍拼送。
1、一個紅包/一張券/物品;
2、好友幫忙,好友也可抽獎。
教育行業從這衍生出來的有很多玩法,比如:好友幫忙補卡、好友幫忙集卡、好友幫忙開紅包等。
給予用戶一個獲取優惠的路徑,利用金錢減免直接刺激。
1、每個好友點擊,可獲取隨機金額減免
2、好友幫忙
給用戶開放團購模式,拼團有優惠
1、和好友一塊買,可以便宜
2、分享給好友,實惠
涉及網絡K12教育的直/錄播課,基本都有拼團這個套路。除了團購這一概念外,還衍生出網易1元奪寶玩法。教育行業完全可以利用1元或1分錢賣課程來獲取名單(具體玩法要根據自己所擁有的資源)。
送給用戶一個實物,但是需要用戶好友進行助力才能領取。
1、實物免費送;
2、好友助力,好友也可參與。
這個是教育行業從去年興起的裂變玩法,一般搭載在公號上進行。小程序可以增加這種玩法的可傳播性,讓活動更易于擴散。
針對用戶群體搶占小程序搜索流量
最后要說的是小程序入口的自然流量,唱吧小程序4天獲取200W新用戶,摩拜單車17年通過小程序斬獲1.5億用戶。
這兩個小程序,主要利用的就是分享/裂變傳播起來的,當然上面幾百萬幾億的拉新數據,對于教育行業沒有借鑒價值。
比較有借鑒意義的是:
1、通過一些功能小程序,可以鎖定你想要的人群;
2、小程序中占據了微信的流量紅利,可以讓用戶很容易的觸達到你的產品。
針對大學生的培訓教育,可以利用4/6級查分的小程序來獲取流量,通過頁面搭載產品廣告來間接拉新。
小程序的開發,對于教育行業而言,將線上線下相結合,迎合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才能更好地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