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悄悄推出了搜索商品的功能,在微信搜一搜頁面搜索部分特定關鍵詞,搜索結果會出現「商品」類目,并直接導流到京東小程序,而這點微信并未作任何官宣。
經初步測試,通過「搜一搜」搜商品功能有如下特征:
(1)搜索類目可直接進入商品流
點擊后將進入「京東購物」小程序,所有搜索結果均有「京東正品保障」標簽,均為京東自營的品牌商品,用戶可按需更改商品流的排序、品牌及優惠活動,優惠活動目前只有「618」可供選擇。

(2)已經入駐進京東的品牌商品,可以通過直接搜索品牌名稱出現。
但是,搜品牌名并不會在默認首頁即「全部」一欄里出現商品信息,而「商品」一欄也被排在「朋友圈」和「公眾號」之后,排在「小程序」和「文章」等欄目之前。
但如果搜類目,相關商品則會直接出現在默認首頁即「全部」里,一般均為兩個商品條目,占半屏。商品條目下面則為小程序。而且當搜索類目時,頂部「商品」欄也會僅次于「全部」,排在其它欄目之前。

對于微信來說,作為一個品牌來說,內容屬性或許是大于商品屬性的。
(3)與京東自有搜索不同的是,微信「搜一搜」不完全支持模糊搜索。
例如,在微信「搜一搜」里搜索「1080ti」,搜索結果并不會出現任何商品類目或欄目,仍然只呈現文章、公眾號、網頁等搜索結果。
但如果搜索關鍵詞是「1080ti顯卡」,系統便認為用戶是在搜索一個商品而非內容,會呈現「1080ti顯卡」這個小類目下的各品牌商品,與前述大類目搜索類似。
另外,假如用戶已經通過類目搜索進入到商品搜索的界面,再搜索「1080ti」,也會呈現「1080ti顯卡」的搜索結果。
顯而易見的是,這是微信進一步把流量轉化成交易的一次努力。
微信在電商上早有嘗試
這不是微信在電商購物方面的首次觸電,此前微信在電商導流方面動作頻頻。
且不說微信官方自己運營著的微信WeStore品牌形象店——其最初只對騰訊員工和訪客開放,后又在網絡上公開開放,售賣微信官方周邊產品。微信去年開始還在微信群內開始導流拼多多,后又出現了電商購物方面的各種小程序的現象級爆發。
不過,微信在購物方面的想法,或許更早。
2012年11月,護膚品垂直B2C網購商城美膚匯日前入駐微信商城——微信用戶可以直接在美膚匯微信平臺上購買商品,貨到付款。后來借此,財付通還宣布要為微信推出支付功能。
2013年2月,騰訊電商控股公司也在介入微信嘗試微信語音銷售——嘗試語音銷售,就是只用戶只需在微信里說出自己心儀的商品,便可以和商家直接溝通,甚至完成交易。
時任騰訊電商控股公司CEO的吳宵光提到,“大家都說騰訊拿到了所謂的移動互聯網的船票,我們有客戶端、微信和手機QQ,這是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入口,對騰訊電商來說,這方面的流量也很有優勢,但如何轉化,我們也想和商家一起摸索。”
他還提到——利用微信營銷平臺,騰訊還計劃推出微信會員卡服務,以提高用戶對某些優質商家的點擊率。
只不過現在來看,財付通、電商控股公司和微信的關系已經可以講成另外的故事了,但“利用微信營銷平臺”、“提高用戶對某些優質商家的點擊率”這句話一直沒變。
社交電商裂變
騰訊對零售、和微信電商本身正在發生一些變化——騰訊大舉進入智慧零售領域,微信推出了品牌店、去年小程序爆炸式的增長、騰訊和京東的深入合作,加上這次搜索欄上的導流,種種跡象都顯示出騰訊對于電商購物的熱情。
這不僅僅是針對阿里。談到社交電商,有人說這是從“我要去一堆商品里找那個東西”過度到了“我應該從興趣群里買點什么東西”,是對渠道的變革,是一種新的思路。某種意義上,這種電商方式的中心已從“物”變成了“人”,是一種以人群分的、去中心化的渠道模式,這多少也和騰訊的去中心化的戰略聯系到了一起。
在微信搜一搜中植入商品鏈接,從這個動作來看,也算是從本來的「消費文字內容」過度到了「購買一件商品」。在微信搜索欄里購物可能也只是社交電商的一小部分。
微信搭建購物場景的跡象還有很多——除了搜一搜的入口還有低調上線的廣告,除了群內的購物小程序,我們可以用「附近的小程序」實現線下購買。
我們可以看到,在社交中獲取商品,在微信中獲取商品,這件事兒對于騰訊來說似乎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