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釘釘用1年時間成長為中國第一的企業級社交品牌,覆蓋超過100萬家企業和組織。然后騰訊以最快速度推出了企業微信與之抗衡。于是,阿里釘釘與企業微信在協同辦公領域開始正面交鋒。
釘釘由虛向實,反打硬件的 AI 化,相信企業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需要機器協助的場景;而企業微信則由軟件走向后臺數據化,基于微信掌握著大量用戶數量,相信更多的客戶交流是在線上發生的。
釘釘從人事、行政、接待等延伸需求強化企業協同;企業微信則從商業幫手、效能助手等方面,特別適合從電商零售領域切入信息一體化。
在去年,釘釘宣布推出智能硬件、上線「智能人事」功能,強勢進行市場推廣;進入 2018 年后,企業微信也開始大力發展各項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業微信與微信消息互通開啟內測。而企業微信與微信的關系鏈打通,可以說是企業微信的一個強大的舉措。
其實企業工作溝通分為兩部分:內部溝通和外部溝通。內部溝通則是企業協同工作的一部分,注重效率;外部溝通為企業社交,注重便捷。而企業微信與微信關系的打通,無疑是在這兩方面給企業微信大大加分。實現內部溝通的高效性,是協同辦公工具所要解決的基礎性問題,而用戶習慣使用微信開展工作也是不爭的事實。于是,當內部溝通的功能逐步確立,擁有企業社交的企業微信也在企業協同軟件中就脫穎而出了。
企業微信和微信的打通對企業的外部溝通也有重大意義。互通之后,在企業形象管理和企業關系資產的保護上,企業能更好地把控。企業微信的聯系人可以跨平臺交流,同時,當企業方采用企業微信與微信客戶交流時,將助力企業員工為客戶提供更正規的服務,幫助企業統一管理員工與客戶關系。也能避免因員工離職造成客戶流失。
企業微信已經允許微信「小程序」的接入,以后企業員工與客戶溝通時,甚至可以直接將商品或服務的小程序頁面轉發給的客戶,方便客戶在微信中購買或使用。而「企業支付」支持在微信支付商戶平臺開通企業微信專區的企業獲得微信支付所有功能,就能實現對內部員工收付款和向外部客戶與合作伙伴收款。
也就是說,在很大程度上,企業微信會變成了每個商家的信息化后臺,變成微信的管理后臺,而在微信端,每天產生著巨大的交易量。從企業微信邁出與微信打通的一步,就可以看到企業微信和釘釘兩者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
圍繞企業微信與釘釘,二者都想要做企業全場景的服務工具。但至少從目前來看,釘釘對人事的理解要占優,而企業微信對顧客的掌握則更顯立體與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