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4月27日微信公布的數據來看,小游戲開放發布22天,發布小游戲達300多款,數款小游戲實現總用戶規模過億,多款小游戲單月安卓流水收入超千萬。針對大量上線的小游戲,微信也進行了分類,目前有休閑、動作、棋牌、競技、角色5個分類。
微信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三方開發者通過小游戲社交能力實現爆發,社交分享新進占比基本保持在60%到90%。大多數小游戲會設置分享微信群可復活一次的環節,用戶就會把小程序分享到各種微信群得到一次繼續玩的機會。
也正是這一誘導傳播的“復活”功能,讓小游戲的社交分享甚是瘋狂,引起了眾多微信群的刷屏。傳播手段毋庸置疑是教科書式的,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對小游戲的刷屏表示無奈,畢竟很多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核心價值,并不都適用于“游戲”這一理念。
談到教科書式的傳播手段。就不得不提微信好友排行榜、群排行榜、本周最高分、本月最高分以及好友挑戰等等。在游戲完成之后彈出的分數天梯系統,無數個分享、邀請、攀比、對戰等等要素刺激用戶進行分享擴散,小游戲的火熱程度從一次擴散、兩次游玩、三次比拼繼而一發不可收拾的火遍大江南北。
同樣的,關于傳播手段。小游戲里面的圖片廣告、激勵廣告更是讓跟多游戲玩家為了復活、為了“道具”都會點開來看一看。而因此造就的廣告流量變現效應。更是甚為廣泛,小程序流量主的收入自然可想而知。
據微信介紹,小游戲未來還有可能上線“紅包”玩法。比如在小游戲內無法通過某個關卡,可以給好友發紅包請求幫助等。另外,小游戲還將支持B2C、C2C的紅包接口。如此看來,小程序氪金也是未來的一大“戰略”重點啊。各位沉迷游戲的大佬們,是不是該摸一摸你的小錢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