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微信正式上線了「熱議話題」,相關入口就在看一看「熱議話題」與追熱點公眾號文章底部。這相當于打通了公眾號和看一看,為原創公號帶來一個新的重要流量入口。
熱議話題是什么?入口在哪兒?
什么是「熱議話題」?據微信官方介紹,這是通過熱點事件將符合條件的文章進行聚合的閱讀產品,主界面如下圖所示:
這相當于是一個由公眾號組成的特定主題的「朋友圈」。
熱議話題有兩個入口,第一個是看一看,第二個入口:公眾號文章底部。
當用戶點進一篇參與熱點話題討論的公眾號文章,看完之后再點擊底部話題標簽,就能進入熱議話題頁,發現更多同一話題的內容。
兩個入口的有效期有所不同,一旦加入熱議話題,標簽會長期出現在文章底部,而在看一看中,則會根據話題熱度和傳播情況在24小時-48小時內進行分發。
誰來決定每段時間的熱議話題是哪些?官方表示,是由微信大數據能力和人工篩選綜合確定。
如何參與熱議話題?
官方給出的說明是:邀請制。“若公眾號文章內容與平臺定義的熱議話題匹配,該公眾號管理員會收到參與熱議話題的邀請。”
對于文章的篩選,官方給出的標準是:將會綜合考量公眾號用戶活躍度、文章質量、文章與熱議話題的契合度、觀點的豐富程度以及文章的時效性等等。
而頁面上的觀點是由公眾號管理員在接受邀請后,自己撰寫和提交。在填寫觀點時,微信也設定了一些規范,“有助于快速通過審核并獲得更好的展示位置”。
規范包括:要與文章主旨一致,可以是文章的提煉或引申(會影響展示位置);應符合相關規范。
觀點提交成功后便會出現在熱議話題中,并在當前文章底部出現熱議話題標簽。
那么什么樣的公號更可能被邀請參與熱議話題?根據官方的說明,之前有少量公眾號被邀請加入熱議話題的內測,后續將對更多持續進行原創的公眾號開放。由此看出,持續進行原創內容創作的公號更可能從熱議話題功能中受益。
微信為什么要這么做?
微信為什么要上線這個功能?微信官方在解釋中談到: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功能,將高質量的熱議話題文章推薦給更多的用戶,也為高質量內容創作者帶來更多的曝光和價值。
1. 打造更多元立體的內容生態
微信希望通過「熱議話題」讓用戶了解同一熱點事件的前因后果和不同觀點,應該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微信內容生態更為多元和立體。
2. 用公眾號為看一看賦能
看一看推出至今雖然動作不斷,但始終不溫不火,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入口太深。微信此舉打通了公眾號與看一看,相當于用公眾號給看一看導流。對看一看的進一步賦能、用戶習慣培養,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3. 提高閱讀效率
這里又要提到張小龍那句老話了:“訂閱號只是大家訂閱的一個集合,我們應該去改善一個用戶對于訂閱的所有東西的閱讀效率,對用戶訂閱的東西怎么樣才能找到它,找到重點。”
不難看出,無論是看一看最近一年來的動作,還是這次打通公眾號上線的「熱議話題」,比較核心的問題還是「閱讀效率」。
如果說看一看是學霸張小龍在為用戶劃重點,那么熱議話題就是那本「微信熱點手冊」。用戶打開這個折疊的欄目,就能集中了解一個熱點的來龍去脈、百家爭鳴,以及公眾號觀點,可以不必掉在朋友圈刷屏里找不到北。
4. 通過大號給小號更多機會
某種程度上,不排除這是在用大號在給小號導流,給熱點中的優質內容小號更多突出重圍的機會。
對公眾號有什么影響?
對公眾號來說,「熱議話題」的上線是機遇也是挑戰。
1. 突破粉絲數圍城,優質小號可能會逆襲
原先一篇公眾號推送只能抵達訂閱用戶,以及通過社交分發等方式進行傳播。熱議話題的推薦也許能突破這些公眾號的粉絲數限制,將合適的內容帶到更多適合的人面前。
2. 追熱點市場競爭激烈
如果一篇公眾號文章能入圍熱議話題,意味著關注該熱點的用戶都有可能看到他們的文章,這對提升公眾號文章的閱讀量和關注度來說,將有很大提升。這將是一次非常直接的官方推薦,勢必會激發更多人參與到追熱點當中來,追熱點市場將更為激烈。
3. 同類公眾號加速淘汰
當這些熱點文章都被放置在同一個欄目中,同題比稿的壓力也就顯而易見了。很多熱議話題的同題競爭,往往也是同類公眾號之間的正面對抗。這可能會使同類公眾號加速淘汰。
4. 進入熱議話題,可能有助于漲粉
熱議話題頁面的公號頭像點進去就是歷史消息頁面,如果沒關注過該公號,則會顯示「關注」按鈕。這意味著,如果有機會上熱議話題,可能對漲粉也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