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業內有三大寶:馬云的公開信,羅永浩的新相聲,馬化騰張小龍的內部內容泄露。這幾個人時不時放出點消息,都能引起整個互聯網圈的集體高潮。
害怕錯過每一次的紅利機會,所以騰訊這樣的巨頭釋放出的任何潛在機會都引起很大轟動和追捧,這背后顯然是當下很多創業者、產品經理、產品運營從業人員面對流量緊缺的焦慮。
微信月活用戶已經到了10億,用戶高增長的紅利期已經過去,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到了成熟期這個階段的產品主要該想兩件事情:
一是如何最大程度的變現,提高單用戶的ARPU值。
二是下一步如何走,是預備新平臺,還是想辦法延緩現有產品的生命周期。
對于把連接一切作為戰略的微信而言,小程序正是這兩個陽謀的結合體。
互聯網的下半場,整個行業進入了一個打群架的時代,也就是生態打法。
互聯網當年帶來的輕模式,那種神話般的增長時代,基本上已經過去了。這一代的互聯網企業,開始進入一個滯長期。只有和傳統產業的結合才是新機會。
具體有以下幾個機會點:
第一,流量也開始出現新特征:垂直化和個性化。像一些垂直場景,比如教育,健身,旅游這樣一些垂直化的場景,成為新的流量源。
第二個很重要的特征:線上線下成本倒掛。線下紅利期到來了。今天到處刷屏的新零售,到處看到的娃娃機,到處看到的橙汁機,椰汁機,自行車。它們的本質是什么?其實就是流量。
手機的普及,使得線上線下一體化。線下獲取一個用戶成本,變得比以往更低了。反而,互聯網上購買流量的成本,變高了。
微信互聯網已成為事實,所以小程序是未來10年最大的戰場,也是新零售最佳載體。
許多沒有意識到小程序意義的創業者們,都將在這場革命中徹底被淹沒了,或許要等到幾年后,回過頭來看,才愿意承認,微信小程序的意義,重新改造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技術的升級速度和革命性顛覆力量總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微信小程序在2017醞釀了巨大的潛力,2018年小程序必將爆發出更加巨大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