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30年代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目前該計劃已經進入實施階段,新一代的太空發射系統火箭與獵戶座飛船處于研制之中。但來自波爾圖大學的博士Bertolami稱美國宇航局的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并不可行,很可能遭遇失敗。
研究稱登陸火星是一個龐大的航天計劃,從準備發射到成功返回地球需要持續三至四年的時間,而且地火之間的空間飛行還將面臨銀河宇宙射線的威脅。因此從技術角度看,登陸火星難度相當大,Bertolami博士建議我們應該考慮重返月球。
當然這是基于當前火箭技術的考量,如果美國宇航局在2030年代還無法使用更先進的推進系統,比如核動力火箭,那么登陸火星無疑將花費很長時間。因此Bertolami博士認為在未來十多年的時間內美國宇航局如果沒有能力實現核動力火箭的研制,那么2030年登陸火星不太可能實現。圖中顯示的為不同推進系統的載荷與時間曲線,從中可以看出藍色的核電推進效率很高,可攜帶更多的載荷,飛行時間也更短。
為了評估美國宇航局2030年登陸火星的能力,來自波爾圖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博士Andre Guerr等人也參與了本項研究,他們對比了不同火箭推進的效率,結論認為化學能火箭雖然最為成熟,但是花費的時間太長,宇航員需要在數個月的深空飛行中面臨宇宙射線的威脅。Bertolami博士等人還為美國宇航局提出了兩項新的建議。圖為核動力推進裝置的示意圖。
第一路線圖為重返月球,在月球表面建立一個基地,然后以此為跳板前往火星;第二種方法是將人類送往月球軌道,實現小行星載人登陸,之后將該技術用于登陸火衛一和火衛二,最后再登陸火星。美國宇航局當前的路線圖為派遣機器人捕獲小行星,然后將宇航員部署到月球軌道上,并進入地火轉移軌道。更重要的是,登陸火星需要更強大的推進系統,目前的化學能火箭仍然存在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