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紅包大概是我不退群的唯一支撐了吧,盡管鋪天蓋地的廣告讓人討厭。”
有微信群的地方,就有廣告。不過,這種現象應該會隨著微信新版本的群功能升級而得到緩解。25日晚間,微信官方針對iOS的用戶進行了一次客戶端更新:1,群邀請確認,需要群主確認才能入群(以前是誰都可以拉人無須群主同意);2,群收費功能,群成員可以對100個成員收費。
微信每經歷一次版本升級,都距離其設定的小目標更加邁進了一步。6年來,微信經歷了40多個版本更新換代,其官方Slogan也從“解放你的雙手” “是時候,該見面了” “微信不只是聊天工具” 直到今日的“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針對此次微信群功能的升級,表面上來看,此舉在于推動中國社群經濟的發展,便于管理
然而,有野心的微信并不會止步于此。有業內人士猜測:這次升級微信為了和其他聊天工具的競爭?還是為了鼓勵個人或者機構再公眾號之外有更好的變現模式?或者是為了給小程序更大的定向服務落地?接下來就由合肥微信開發告訴您。
厲害了我的群主
以微信群、QQ群為代表的虛擬社交群組如果脫離了實際人際關系的支撐將難以為繼。因此,微信團隊在制定微信群的規則時就有參考實體社會規則的必要性了。
從早期的BBS,到互聯網時代的QQ群,再到伴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的微信群,規則依次經歷了從灌水、開放進入再到嚴格控制人數和雙向認證的過程。這種虛擬社交群組的隱形門檻在不斷提升,隨之群的質量也相應提高。
如何去運營一個不被反感而且有價值的群?規則顯得尤為重要。
以微信群為例。不管經歷多少次版本的更迭,除了群聊本身內容的含金量、群互動程度外,一個好的規則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微信團隊而言,制定的規則包括了微信群的人數上線控制以及微信群的認證資格以及字數限制。
僅僅依靠外部的約束難以沉淀下真正有價值的微信群,這時候就需要凸顯群主的重要性了。溝通才是微信的核心定位,過度營銷讓用戶體驗大打折扣,隨意拉人入群則增加了過度營銷的風險。此次微信群在拉人入群這個問題上的調整主要集中在:
1、在微信群的人數允許范圍內,群主和群友都可以拉好友入群;
2、超過最高人數上限后,只有群主才可以拉人入群。
3、你想拉別人進群時,只有對方同意,他才會被你拉入群。
4、被邀請入超過100人群的好友必須是已開通微信支付的用戶。
作為管理者和服務者的群主,若聯合群員一起加強群生態的共同治理,則廣告消失在群里的那一天便指日可待了。
從群開始的變現嘗試?
群收費功能與微信的商業變現以無線的想象空間。
人們常常將微信群和QQ群放在一起比較,相對于擁有會員制、超級QQ等收費項目的QQ群,微信群的功能還沒有涉及到收費,也比不上QQ群更為繁雜的產品特性。
目前微信群的功能包括群公告、聊天文件、查找聊天內容、群語音消息、置頂聊天、將群保存到通訊錄、修改群昵稱等。
然而,聯想到不久之前微信放出的大招——小程序,是否可以大膽預測一下,小程序通過嵌入到群功能的第三方應用來實現一種商業化變現?
2014年5月6日,微信成立事業群時,張小龍的內部郵件里有這樣一段話——
記住我們的愿景:連接人,連接企業,連接物體。讓他們組成有機的自運轉的系統,而不是構建分割的局部的商業模式。我們專注與基于連接能力的平臺,并將平臺開放給第三方接入,和第三方一起建造基于微信的人和服務的生態系統。系統思維也會幫助我們建造透明公正的商業體系,讓系統在規則下運轉,避免人為的干預。
有人做過關于微信群直播的假想。由于群直播適合再次利用價值的內容傳播,可實現內容價值沉淀和變現。群收款功能,則更方便付費內容分享的群直播管理,通過微信群劇集有付費意愿的鐵桿粉絲。
但同時,群收費功能也可能帶來一定的監管隱患。早前就出現過不少股票信息QQ群以“提供股票信息、預付收益提成”為名,引導用戶入群,利用QQ群收款進行信息費預付的方式變現。
但實際上不少用戶進群付款后,遇到了當即被踢出該群,群主再也無法聯系上的情況。
最初的微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信推出新功能的前幾天,騰訊CEO馬化騰曾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2016清華管理全球論壇上解密了微信的前世今生。
萬萬沒想到的是,微信誕生在當時騰訊位于廣州的QQ郵箱團隊,微信的最初只是一個郵箱,微信其實是有件,是個快速的短郵件,只是它快到讓你以為不是郵件。
正是有這個團隊的基礎,微信在設計和開發上進展很快,所以在較短時間內就能面世。在談及目前微信的掌舵人張小龍時,馬化騰對其高度肯定。“張小龍帶領這個團隊,包括他本人對這個產品的把握度都非常到位,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