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日照來說,2016年將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年份。“創城”,從“全國第一名”的巔峰再出發;“旅游富市”,一張全新的藍圖剛動筆;“林水會戰”,山青水秀的未來在破土……在“因港立市”----日照港開港開放三十年之際,這座年輕的城市正面臨著“方向+”的選擇。
為此,我們推出“城之道”專欄,以冀在“未來”與“現實”這一城市發展的兩個基本維度,通過理性的“旁觀”、“后顧”與“比照”,思考、繪制可能的“前瞻”。
古人說:“道可道,非常道。”
3月5日中午,績溪障山農家樂飯店,一進門就看見擺放整齊的績溪旅游地圖,景點介紹、旅游熱線電話等內容很實,非常精致,游客隨便取閱。
一問店老板,得知這是伏嶺鎮統一印制,免費發放。當時深為感動,因為這在其它地方未見先例。
隨即向同行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的同志建議,回日照就“克隆”。
可再翻幾遍,似乎感覺缺點什么。原來,這版面設計的太大,衣服兜放不進去。紙太厚,沒法折疊。所以,只能“閑”在包里,或當“扇子”。
第二天,歙縣鮑氏花園,一份歙縣旅游地圖,小巧、精致、清新,讓人愛不釋手。
于是釋然,伏嶺鎮的旅游地圖是“政府行為”,鮑氏花園的旅游地圖是“企業行為”。前者是財政出錢,后者是企業腰包。
隨即就想,為什么要鎮財政出錢呢?
這只需挑選當地的特色旅游商品,留出廣告版面即可。
在“山海天”,綠茶、海參、黑陶等,一樣限一家,誰想在成千上萬的游客眼里“露臉”,得“競標”!
當然,政府可事后“還賬”,對地方標志性旅游商品,可從產業扶持政策中“補”一塊。所以,第二天中午和伏嶺鎮的同志談到這一想法,立即得到認可。
在營銷學里,這叫“微營銷”。微營銷,不是微信營銷。微博、微信、微信公眾平臺、微網站、APP同時組合在一起也不是微營銷,它們都是實現微營銷的一個工具和方法的一部分。
問題在于,誰來“主導”旅游微營銷?
顯然,分散、競爭的民俗旅游戶無力也無心,這只能是政府。
從這一角度,伏嶺鎮“胸懷伏嶺,放眼績溪”,可敬!
在績溪,這一旅游微營銷理念,滲透角角落落。
——城鄉建設工地遮擋墻,沒有一句“講政治”口號,是當地最美的景點照片及介紹;
——民俗旅游村村頭,首先映入游客眼簾的是一面“笑臉墻”,山民或在植樹,或在耕田,或在烙“撻馃”,抓拍的那么自然。那一句“今天,你笑了嗎?”頓時,讓人心里一熱。
——組織村里識字的老年人撰寫村史,政府掏錢印刷。在上莊村,村民自己作詞、譜曲村歌《飄香的畫》:“飄香的一幅畫,我在畫中央。飄香的一幅畫,我在畫之上。打開一幅畫,畫里飄蘭香。清清的常溪水,流過我心房。夢里一幅畫,畫里飄蘭香……”
當一方百姓每天“自我檢查”有沒有“露出笑臉”,無論對家人還是游客;當一個村莊字斟句酌于村歌,即便爭得臉紅脖子粗,一個“天人合一”的美景也撲面而來。
所以,在《換個視角看績溪》中,筆者感慨:“‘有限政府’截然不同于‘全能政府’。但是,它必須是一個‘細節政府’——‘有溫度的政府’”。